多措促监管 服务保民生 --- 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多措并举积极开展企业帮扶与监管能力提升工作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5-08-05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2025年以来,许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各类专项整治为载体,以服务、帮扶食品生产经营者为主线,大力开展培训帮扶提升、检查指导工作,使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食品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消除,企业发展基础更为坚实,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基层食品生产监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一、以培训为抓手,全面提升基层监管人员和食品生产者的能力素质。自4月份开始,该局连续举办了6期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管理人员和基层监管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班。为了增进培训效果,该局专门印制并发放6类食品《食品生产知识汇编》2100余本,知识汇编涵盖了如何落实主体责任、添加剂的使用、标签标识的管理、生产经营中涉及的各类标准等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每个汇编都精选了10多个行政处罚案例和诉讼案例。截至目前,已培训生产企业、小作坊管理人员和基层监管人员1000人次。

二、以查代训交叉互查,积极开展飞行检查和专项检查。通过学习培训,解决了基层食品监管人员的理论基础,但是有理论无实践,对食品生产企业的监管效果不大,为解决这一问题,该局自6月份开始,在全市开展了食品生产监管领域以查代训活动。主要采取“四不两直”飞行检查的方式,从辖区内随机抽取肉制品、食用植物油、粮食加工等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全流程检查。活动打破传统“单向指导”模式,由市局业务骨干担任“导师”,带领基层执法人员,围绕生产日期溯源、原料使用规范、添加剂合规管理、标签标识准确性、生产过程控制、出厂检验规范等关键环节开展逐项检查。通过对成品库产品与原料库信息的交叉比对,利用逻辑推理排查早产风险,精准定位食品添加剂累加超标、预包装食品标注缺失等潜在隐患。活动中,监管人员丰富了业务知识,积累了实战经验,监管能力和执法规范性大幅提高。截止目前,已开展飞行检查8次,检查企业25家,发现各类问题42条,培训基层监管人员24人次。

三、以解难纾困为主线,积极开展企业帮扶提升工作。今年以来,该局积极采用多种方式,大力帮助食品生产企业解决获证、变更、生产、标签等各方面的问题。一是开展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帮扶。通过公众号、微信群,积极向企业宣传食品生产领域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依据,为企业答疑解惑。同时,实时收集企业反馈的难点、堵点、痛点等问题,认真分析找出解决方法,真正为企业解难纾困。二是证前介入,帮扶新成立的企业获证。提前介入、服务前移,派出人员事先到现场指导新办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厂房规划、产品工艺布局、生产标准制定等关键环节的工作,积极排除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三是深入企业开展实地帮扶。主要是组织各级监管人员、各类食品专家深入企业,有针对性的开展食品生产安全知识培训和食品标准、检验检测技术帮扶,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帮助企业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今年以来,该局先后帮助河南青山药业有限公司申请制定了《地黄黄精审查技术方案》;帮助胖东来公司申请制定了《饺子馅料许可审查方案》,协调卫健部门帮助该公司制定企业标准,解决该公司关于冷调布丁、奶皮子酸奶、三明治发证范围等相关问题;邀请省局专家帮助河南源卤轩食品有限公司解决使用氮气问题;帮助许昌元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解决“双无换证”遇到的问题;指导帮助魏都区吴庄村委获得驴肉生产许可;目前正在指导建安区张宋村取得小磨油生产许可、原谷原卖取得食品生产许可。

四、发挥科室业务专长,帮助基层解决食品领域的投诉举报问题。处理投诉举报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尤其是处理食品领域的投诉举报,更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但是目前基层市场监管部门严重缺乏具备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导致处理效率低下或处理结果不准确。针对这一问题,该局要求基层监管人员在处理比较棘手的食品投诉举报时,可以直接和食品生产科联系,如果市局解决不了,那么就向省局、国家局请示,直到问题解决为至。今年以来,该局先后帮助魏都区局解决关于食品标签以悬挂的形式进行标注是否符合要求的投诉、解决长葛某公司生产的馅饼是否超范围经营的问题、解答魏都区局关于是否允许生产油炸蝎子的投诉举报等15件投诉举报,并直接处理了胖东来的两起食品投诉件。